2011-4-3



允淑门(也叫水驿门)
昔日,古城设东南西北四大城门,城四角各建有镇角楼一座,如今都已不复存在。这允淑门还不是正门,它只是一个小便门。
崇祯十一年(1638年),浚县知县李永茂自掏腰包修筑城墙,使城墙更加完美。李永茂是个清官又是个孝子。他执政时,要大修浚县城,为修好城墙,他自掏腰包捐出银两,修城四十丈。在李知县的带动下,当地乡绅、有钱人都捐资修城。城修好后,李知县亲自推车让母亲来观城。他问母亲,这城好不好?他母亲说:“好是好,就是缺一样东西。”原来,四个城角已盖了三座角楼,仅剩下西南角没建。知县想,母亲是说还缺个角楼吧。谁知母亲说:“城上缺个鼻子,要有个鼻子,就拉咱家了。”李知县听了,心想,人的私心大了,人的精气神就散了,城便坚而不坚,固而不固。他出了个主意,不再盖那个角楼了,将省下的钱整修了城西墙外的卫河码头,还将对着码头的小城门命名为“允淑门”。
“允淑”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鼓钟》“淑人君子,怀允不忘”,有着公平、善良、美好之意。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