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》
浚县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。两架青山一溪水,十里城池半入山。城依山势,山壮城色。人杰地灵,物华天宝。伾浮山上庙宇道观,石佛、摩崖石刻,阳明语录,大运河、古城、黎阳仓,古城景区舞龙舞狮高跷背阁抬阁旱船秧歌汉服小姐姐……香客游客文人墨客,偕妇将雏呼朋唤友,摩肩接踵人头攒动,欢声笑语此起彼伏。不论您礼佛、信道,还是旅游,浓郁的宗教文化气息、热闹的民间艺术和烟火气,总有一款适合您。同时山上环境幽美,古柏苍翠,怪石嶙峋,拾(shè)级而上,石猴栩栩如生,看点很多。听景不如亲自去,身临其境,您就能体会出啥叫熙熙攘攘中有深刻的领悟。
大伾山和古城景区五一节连续有表演。可以上山祈福,也可以融入浓浓的民俗文化中;可以联系专业导游,他们定会热情相迎如数家珍妙语连珠娓娓而谈;当然,也可以联系非专业但宣传家乡不遗余力的我——不但是免费导游,而且可以请子馍,管饱的那种!
浚县籍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、为伾浮路上九坊连珠中的“护国佑民坊”题对联的秋雨先生说:浚县因古黄河而得名:古黄河浚县段在古代又宽又深,故称大川,又叫浚川。由jun变读音为xun,估计与方言有关,也可能是变成地名后,为了与广而深的原意有所区分,还有可能是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迁来后,把读音“jun”给念转了,或者由动词变名词,出现了异读现象。
黎阳也因古黄河而得名:浚县在古代是蚩尤部落九黎族icon主要居住地,因而浚县段古黄河又称黎川,大伾山名黎山。浚县位于黎川北岸,古代山南水北为阳,故浚县也称黎阳,县用山名。
借用河南电视台 杨老师的《丑奴儿》直抒胸臆: 少年怎知乡愁味,展翅高飞,展翅高飞,三千功名风雨追!如今老朽桑梓催,叶落根归,叶落根归,偷了流年换霞辉!
庾信在《枯树赋》中说:“桓大司马闻而叹曰:昔年种柳,依依汉南;今看摇落,凄怆江潭。树犹如此,人何以堪!”
亲不亲,浚县人;甜不甜,卫河水!即使千里万里,家乡都装在心里!即使做梦,也总和家乡山水相牵连!有才就翱翔千里鹏程万里;恋家,就承欢膝下建设家园。
天涯地角有穷时,只有爱她无尽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