浚县历史悠久、文化灿烂,民俗文化博大精深,民间艺术源源流长,闻名暇尔的浚县银饰制品就产于县城的东大街的郭家,人们习惯的称“郭家银饰”。郭家银饰行起源于明朝,举盛于清,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,属于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,产品由人工打造而成,其产品分为头饰、项饰、手饰、脚饰、衣饰、帽饰等6个系列近百个品种,产品远销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山西等等周边省份,素有“郭氏银饰纯,货全价又真”之美誉。
郭氏银饰行生产的银器制品全为手工打造,做工精细,用料考究,所用模具、器械多为根据加工需要独立制作,器具种类多,制作工艺先进,经过数十道工序才能制作出一款精美的银饰制品,因此,郭氏银饰产品在当地是家喻户晓,妇儒皆知。
郭家银饰历史悠久,货真价实,有着浓郁的民间特色。其产品种类繁多,造型古朴典雅,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,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、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。在整个民族饰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,它是中原地区优秀的民间艺术,是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的珍贵遗存,发掘、抢救和保护“郭氏银饰”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。
郭氏银饰属于过去我国典型家族式手工技艺,伴随着时间的推移,银饰加工技艺世代传承,带有明显的家庭传承的基本特征,因而就为传承和保护带来许多问题。近几年,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下,虽然有关单位做了相应的抢救性保护工作,但濒危状况依然存在,一是银饰制品事情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,传统的佩戴习俗逐渐被现代流行服饰所取代,人们的服饰也日趋简化,从而已限制了银饰的发展;二是由于社会需求量的日益萎缩,其效益欠佳,导致年轻人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学这门手工技艺,造成传承人才的断档。因此,抢救和保护郭氏银饰工作已迫在眉捷,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步步深入,郭氏银饰必将迎来新的发展的美好明天。